法海寺是坐落在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村附近翠微山麓的一座明代佛寺,虽然只是中等规模,因为保存了北京地区水平最高的明代壁画而闻名于世。 翠微山麓原有龙泉寺遗址,1439年,由
  法海寺是坐落在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村附近翠微山麓的一座明代佛寺,虽然只是中等规模,因为保存了北京地区水平最高的明代壁画而闻名于世。
 
  翠微山麓原有龙泉寺遗址,1439年,由明英宗时的大太监李童出资改建,创立“法海禅寺”。寺院落成后不久,皇帝特别颁赐《大藏经》一部存于寺内。当时的建筑以及格局基本保存至今,更难能可贵的是,大殿内的著名壁画也是当时的原作,没有被重绘过。

  古寺坐北朝南,依着山势层层而上,格局完整,中轴线上建有护法金刚殿(山门,现为重建)、四天王殿(被焚毁,现为重建)、大雄宝殿、药师殿和藏经楼(新建)。明代宦官的权势很大,由大太监修建的祠堂、寺观,通常都在工部的主持下兴工建设。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法海寺的建筑体现了明代早期的官式建筑特点。


  雄宝殿为寺院的主殿,等级最高,规模最大。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庑殿顶,正脊短促,外形体现了明代早期的某些特点。殿内金柱两排,后排起扇面墙。殿顶悬三架斗八藻井,每架藻井都分为上下三层,以雕刻精美的斗拱承托。藻井中央绘曼陀罗。居中的藻井绘毗卢遮那佛曼陀罗,东侧藻井绘药师佛曼陀罗,西侧藻井绘阿弥陀佛曼陀罗。绘工精湛,色彩凝重较有层次,是明代建筑中少见的彩绘遗存。大殿的其它装修都带有浓厚的密宗特点,窗棂、格扇多是清代大修时的遗物。原有的三世佛和十八罗汉等木雕,现已不存。殿内还有木供桌、木鼓架、木烛台等法器,雕刻较为细致华丽,可能是明代的原物。
 
  大殿内的壁画是法海寺现存最为重要的艺术珍宝。根据壁画在建筑内的位置,共分为五个部分。大殿北墙于殿门左右各绘一铺,内容为《帝释梵天图》,表现的是帝释天和梵天在内的“二十天”护法神像。扇面墙背后绘有三铺,内容为《三大士》,分别为水月观音和文殊、普贤菩萨。东西山墙各绘一铺,内容为《佛会图》,包括佛、菩萨和空中飞舞的天人。壁画色泽艳丽,线条流畅,人物形象准确生动,气质不凡。根据创寺后竖立的楞严经幢上的文字记载,壁画由“画士官”和“画士”等十五人共同完成。这些画师无疑具有官方画匠的身份背景,其作品也代表了明代早期壁画创作的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