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是四川省泸州市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泸州老窖酒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代表,其相关酿造技艺的产生、传承、发展均在四川省南部的泸州市。泸州老窖大曲酒根据其

  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是四川省泸州市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泸州老窖酒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代表,其相关酿造技艺的产生、传承、发展均在四川省南部的泸州市。泸州老窖大曲酒根据其质量可分为特曲、头曲、二曲和三曲。以泸州特曲酒为优,其产品具有浓香、醇和、味甜、回味长的四大特色,其浓香为泸型酒一类风格的典型。

  2006年5月20日,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泸州老窖酒的酿造技艺,发源于古江阳,是在秦汉以来的川南酒业发展这一特定历史时空氛围下,逐渐孕育,兴于唐宋,并在元、明、清三代的得以创制、雏型、定型及成熟的,世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举世无双的酒文化。

  据泸州出土文物考察,泸州酒史可追溯到秦汉时期,这可从泸州出土的汉代陶角酒杯、汉代饮酒陶佣以及汉代画像石棺上的巫术祈祷图上得到证明。宋代,泸州以盛产糯米、高粱、玉米著称于世,酿酒原料十分丰富,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宋代也出现了"大酒"、"酒"之分。所谓"小酒"是指"自春自秋",酤成即鬻的米酒。这种酒,当年酿制,无需(也不便)贮存。所谓"大酒",就是一种蒸馏酒,《酒史》的记载可以知道,大酒是经过腊月下料,采取蒸馏工艺,从湖化后的高粱酒糟中烤制出来的酒。而且,经过"酿"、"蒸"出来的白酒,还要储存半年,待其自然醇化老熟,方可出售,即史称"侯夏而出",这种施曲蒸酿、储存醇化的"大酒"在原料的选用、工艺的操作、发酵方式以及酒的品质方面都已经与泸州浓香型曲酒非常接近,可以说是后来泸州老窖大曲酒的前身。

  宋代的泸州设了六个收税的"商务"机关,其中一个即是征收酒税的"酒务"。元、明时期泸州大曲酒已正式成型,据清《阅微堂杂记》记载,公元1324年(元代泰定元年)泸州也酿制出了第一代泸州老窖大曲酒。公元1425年(明代洪熙元年)的施进章研究了窖藏酿酒。后来唯有可考究的为1573年-1620年(明代万历年间)的舒聚源作坊窖池,它就是利用前期以酒培植窖泥,后期以窖泥养酒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使微生物通过酒糟层层窜入酒体中而酿造出净爽、甘甜、味醇厚丰满的泸州老窖酒。该糟房留传下来的窖池即是后来使用的1、2、3、4号泸州老窖明代老窖池。

  泸州老窖酒传统酿造技艺在我国酒类行业中享有“活文物”之称,它是我国酿酒技术和酒文化的一个典型实例,即使是科学发达的今天也难以用现代技术加以替代。作为世界酿酒业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传统技艺亟待保护和发扬。